规章制度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学生工作 > 规章制度

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

:规章制度 :2021-12-08 15:09:00

第一章 总则

第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: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,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身心发展特点,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,做好心理咨询工作,提高心理调节能力,培养良好心理品质,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,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。

第二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: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;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;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;坚持咨询与自助相结合;坚持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;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;坚持咨询与干预相结合;坚持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。

第三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: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帮助大学生认识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;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,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、自爱、自律、自强的优良品质,有效开发心理潜能;解析心理现象,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;传授心理调适方法,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,增强克服困难、承受挫折的能力,珍爱生命,悦纳自己、善待他人。

第二章  组织领导及工作机构建设

第四条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。组长为主管学生工作副校长,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。
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: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;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,协调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。

第五条建立健全学校-学院-班级-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体系。

(一)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--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,隶属学生处。按1:5000配备具有教育学、心理学、医学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。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;心理辅导与咨询;心理普查;协调和沟通有关情况;主导处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突发事件。

(二)各学院成立心理辅导站。按1:3000选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、心理健康并乐于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任兼职教师。各心理辅导站设站长一名,成员由兼职教师、班级心理委员、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。

心理辅导站工作职责如下:

1.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;开展日常的心理辅导;开展朋辈咨询及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,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。

2.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,开展心理健康普查;做好问题学生的追踪辅导工作;对心理危机人群实时监控,并进行危机预防与干预;建立心理普查学生档案、个别咨询学生档案、重点关注学生档案。

3.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的选聘、管理、培训工作;积极参加个案讨论、培训、交流和学习;认真完成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。

(三)各班级设立班级心理委员1名,其工作职责和选聘、管理办法按照《最新最靠谱足球下单网站心理委员管理办法》来进行。

(四)各宿舍设立宿舍心理信息员1名,原则上由宿舍长担任,其工作职责如下:

1.班级心理委员或心理辅导站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,主动帮助宿舍同学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扰。

2.的宿舍氛围,观察了解本宿舍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定期向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反馈;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上报给班级心理委员或学院心理辅导站。

3.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研讨活动,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知识水平和助人技巧,促进自我成长。

第三章  工作条件建设

第六条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支持。按每年生均10元标准纳入学校经费预算,做到专款专用,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设与开展,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特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。

第七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建设。学院按照2万学生以下不少于200平方米的标准,建立包括预约等候室、个体辅导室、团体辅导室、宣泄室等心理教育工作场地,以保证满足学生接受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需求。

第八条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条件。配备心理测量工具、统计分析软件等工具以及必备的办公设备,并有心理健康教育类相关的图书资料,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手段,提高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工作水平。

第四章  队伍建设

第九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管理,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。所有专兼职教师须取得国家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。专兼职教师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计入其工作量。

第十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,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计划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。支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研究。

第十一条开展学生心理骨干队伍的专业培训。制定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的培训计划和方案,利用理论讲授、成长小组及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,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,不断提高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技能。

第十二条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意识,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责任。每年暑期集中对全体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题培训,建议部分优秀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。

第五章  心理咨询服务

第十三条不断加强校院两个心理教育机构的软硬件建设,为开展心理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。

第十四条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相关制度建设。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道德规范,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值班、预约、访谈、回访、案例会诊、重点反馈、保密等制度,保证心理咨询工作按规定有效运行。做好心理咨询的记录与整理以及重点对象的访谈和跟踪记录,并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。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研讨与督导活动,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和咨询效果。

第十五条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。通过个别咨询、团体咨询、邮箱咨询、微博咨询、微信咨询等多种形式,为大学生提供及时、有效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。做好新生、应届毕业生、家庭贫困学生,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、失恋学生、违纪学生、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,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,克服心理障碍。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,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。

第六章  知识宣传教育服务

第十六条充分利用学校网络、微信、微博等宣传媒介,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,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,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。学校心理工作微信公众号应定期推送相关内容。

第十七条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,指导其处理好学习、成才、择业、交友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,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试技能。新生入校教育、毕业生离校教育都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。积极举办深受学生欢迎的师生交流会、心理运动会、心理征文、心理沙龙、心理情景剧表演等活动。

第十八条开展以“5.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”和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”(每年10月份第三周)为核心的主题教育,通过专题讲座、现场心理咨询、心理影片展播、心理能力测试、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,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,增强承受挫折、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。

第十九条重视学生骨干及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,充分发挥其在自我认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成长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定期向班级同学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。

第七章 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

第二十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,自学生入校即建立心理健康档案,做好心理危机早期识别和干预。每年开展一次心理普查,对心理普查中筛出存在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,辅导员要进行约谈和跟踪;对于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进行逐一排查和主动心理干预,并向其辅导员进行反馈,双方共同做好后期跟踪,建立跟踪档案。对于曾经有过自杀经历、有严重心理障碍、患精神疾病的学生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建立干预和跟踪档案,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。

第二十一条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实施细则,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。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,转介过程详细记录,做到有据可查。对有较严重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学生,及时指导学生到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就诊;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,应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,协助监护人做好看护工作,并及时将学生按有关规定转介给精神疾病医疗机构进行处理。建立愈后鉴定及跟踪干预制度,做好心理危机事件善后工作。

第二十二条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和励志教育,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。一旦发生心理危机事件,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善后工作,重视对心理危机事件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,最大程度地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,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应对及处理能力。

第八章  附则

第二十三条本细则由学生处负责解释,

第二十四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其它有关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,以本规定为准。